ICDT 2025欢迎信委员会回顾ICDT 2024回顾ICDT 2023回顾ICDT 2022回顾ICDT 2021回顾ICDT 2020回顾ICDT 2019回顾ICDT 2018回顾ICDT 2017大会交通出行关于大会地点关于厦门ICDT全文提交指南ICDT最终版征稿启事ICDT摘要提交指南ICDT初版征稿启事辩论赛报名青年领袖论坛候选人申请青年领袖论坛鼓浪屿/金门出游活动天马参观活动会议注册(含观展)仅观展注册酒店预订第三届ICDT新型显示技术竞赛决赛文档上传华为终端走进校园第二届ICDT新型显示技术竞赛新型显示技术竞赛视频上传ICDT新型显示技术竞赛第三届SID China华大九天杯创新竞赛决赛文档上传第二届SID China华大九天杯创新竞赛第一届ICDT华大九天杯创新竞赛软件操作培训&答疑会软件下载SID China华大九天杯创新竞赛第一届车载显示创新竞赛竞赛报名天马杯ICDT创新竞赛最终议程主题报告邀请报告名单商业会议短课 & 专题青年领袖论坛元宇宙与显示专题论坛AI赋能成像与显示专题论坛人因与视觉健康专题论坛“显示未来之星”杯辩论赛Micro/Mini LED显示关键技术路线研讨会出版刊物2024年名单2023年名单2022年名单2021年名单2020年名单2019年名单2018年名单2017年名单优秀论文奖&优秀学生论文奖青年领袖奖I-Zone创新奖&Start-up专区奖SID中国大陆个人奖SID显示行业奖(CDIA)突出贡献奖辩论赛获奖名单参展指南展商赞助申请创新区创新区展示I-Zone创新区【申请已截止】申请Start-up专区Start-up专区展示Start-up专区【申请已截止】
关键日期

2024年11月6日:

竞赛启动仪式


2025年4月24日:

提交赛题交付件


2025年5月12-16日:

初赛/初审


2025年7-8月:

决赛


2025年11月:

颁奖仪式


竞赛信息

竞赛名称:天马杯ICDT创新竞赛——第一届车载显示创新竞赛

组织单位:SID China、天马

参赛对象:国内外在读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

  • 参赛团队限制:不接受博士后,博士后可作为团队指导老师参与

  • 团队人数限制:最多3位在读学生及一位指导老师

赛题说明请下载:《赛题说明》

授权书请下载:《参赛授权书》

奖项设置

① 获奖证书

② 奖金:冠军1个团队:50000元

              亚军1个团队:30000元

              季军1个团队:10000元

              风采奖1个团队:5000元

③ 优秀学生的成果可入选下一年ICDT会议口头报告,优先申请录入JSID期刊杂志(SCI收录)*

④ 为所有进入决赛的同学提供天马实习面试的机会

⑤ 获奖团队有机会获取天马创新实验室孵化的机会

赛题说明视频
开放赛题

参赛者请根据车载显示技术的技术性能、应用性能、解决方案和场景创新等方面提出创新方案。

• 技术性能创新:在显示技术器件结构、工艺、材料、驱动效率提升等方面进行创新。

应用体验创新:提升车载显示的用户体验和功能集成。如智能的显示界面 或集成更多智能功能以改善交互体验。

显示方案创新:提出全新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包括但不限于隐私屏、透明显示屏、可折叠/卷曲柔性屏、可升降/滑移屏等。

应用场景创新:探索车载显示技术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车联网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潜力,开发针对这些领域的独特显示解决方案。

举例:

1. 高亮度显示技术:开发能够在各种环境光线条件下清晰显示的车载显示方案。

2. 高对比度显示技术:设计能够在不同视角和光照条件下提供清晰图像的显示技术。

3. 长寿命显示技术:提出能够承受长期稳定运行的车载显示解决方案。

4. 低功耗显示技术:研发能够在保证显示效果的同时降低能耗的车载显示技术。

5. 透明显示技术:探索能够提供透明或半透明显示效果的车载显示创新应用。

交付件&评审标准

交付件

1.   解题思路:要求参赛团队提供详细的解题思路文档。

2.   仿真或解题过程说明:要求提供仿真过程或解题步骤的详细说明。

3.   结果呈现:鼓励多种形式的方案结果展示,如仿真结果、实物演示等。

4.   答辩文档:初赛及决赛阶段要求准备答辩文档,展示团队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建议使用模版)

评审标准

①回收的交付件提交给组委会,隐去学校/姓名,设置一一对应的数字编号(盲审);

评委按照评审标准打分统计成绩


Q&A

Q1:每个团队最多可由多少人组成?

A1:每个团队最多3位学生,若有指导老师,团队可由1位指导老师和3位学生组成。


Q2:团队一定需要指导老师吗?

A2:不一定需要,根据报名团队自身情况自行寻找最多1位指导老师。


Q3:   可以独自报名吗?

A3:可以单独一个人为团进行报名。


Q4:如何与竞赛专家交流?

A4:报名成功后团队负责人将会收到竞赛组委会的email,可根据email内容添加竞赛负责人李立佛(Tina)女士的微信以便组委会建立交流微信群。也可直接添加Tina(李立佛)微信:15327153369,并提供团队负责人名称,学校和手机号以及报名赛题,在与报名信息核对后即会加入交流群。


Q5: 是否允许一个指导老师指导多个团队?

A5: 允许。每位指导老师可以指导多个团队,但需确保各团队的其作品内容和技术创新应有所区别,以保持项目的独立性与创新性。

联系我们

Tina Li(李立佛)

E-mail:tinali@sidchina.org

Tel: 15327153369